江苏南京:文商旅体“融”出消费新活力
发布时间:2025-09-12

盛夏的南京奥体中心,“苏超”赛事的欢呼声浪与周边商圈的烟火气交织。2025年8月的南京,城市活力在文化、商业、旅游、体育的深度融合中迸发。据最新统计,南京上半年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.3%,其中体育业增长达19.3%,文商旅体融合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。在“赛事+夜经济”的联动效应下,这座六朝古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现代活力。

“宠粉”组合拳:诚意引客,体验留客

如何将赛事、演唱会带来的“流量”有效转化为“留量”和“消费量”?南京的答案是:以升级的体验和满满的诚意“宠粉”。

来自无锡的球迷乔杉对此深有体会。早早抢到6月1日“苏超”南京对阵无锡比赛门票的他,被南京的热情好客所打动,索性端午假期也留在了这里。“除了看球,还去玄武湖看了龙舟赛,去科巷品尝了地道美食,买了不少特色文创伴手礼。”凭借赛事票根,他还享受到了南京众多景点的专属优惠。乔杉的经历并非个例,端午假期首日,南京各文旅监测点接待游客量就高达171.2万人次,“足球经济”的带动效应初显锋芒。

南京的“宠粉”是全方位的。全市推出的“1+3”等系列优惠政策,覆盖了323家文旅主体,涵盖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全链条。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总经理助理丁涛介绍:“我们推出‘跟着演出(赛事)游南京’专属优惠套餐,结合‘酒+景’或‘餐+景’模式,并提供代订门票、延迟退房、应援包等温馨服务。”以6月1日“苏超”比赛为例,该酒店赛前一日即告满房,比赛日入住率也超过八成。这种深度捆绑赛事与在地体验的模式,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,提升了游客消费意愿。

场景“破圈”联动:全城皆主场,消费热力燃

文商旅体融合的魅力,在于打破边界,催生“1+1>2”的消费场景和联动效应。赛事、演出不仅是独立的活动,更成为点燃全城消费热情的引擎。

当赛场内的呐喊声穿透夜空,“苏超”联赛的辐射效应早已溢出球场。这股强劲的“赛事引力”,更催生了遍布全城的“第二现场”,将观赛热情转化为更广泛的消费热浪。7月5日晚,南京队与苏州队激战正酣之际,千年古巷大板巷的熙南里街区同步开启了户外直播,拉开了第二届夏日夜经济消费季的序幕。这里化身为“第二现场”,“啦啦队”热舞点燃气氛,球迷服务站推出“球迷宠粉计划”——发放江苏十三城美食地图、夏日消费礼包、球迷权益券等。街区商户纷纷响应,为持票根的球迷提供专属优惠套餐。“虽然没抢到票,但在古巷氛围里看球,别有一番风情!”一位外地游客兴奋地表示。

南京的“第二现场” 图片来源/江苏商务

届夏日夜经, 以升级的体, 声浪与周边

当晚,这种“全城皆主场”的效应达到高潮。新街口、百家湖、建邺金鹰世界等全市66个场外观赛点,共拉动总客流142.5万人次,带动商品销售额3.4亿元。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,7月5日,元通商圈商品销售增长21.2%,百家湖商圈增长19.4%,新街口商圈增长16.2%。线上餐饮订单量增长30.2%,五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飙升59.4%。通过“赛事引流—场景体验—消费转化”的闭环,南京成功将“流量”高效变现。

这份融合发展的“成绩单”同样亮眼。南京市文旅局数据显示:上半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1.16亿人次,同比增长12.6%;实现旅游总收入1483亿元,同比增长10.1%。途牛旅游报告显示,南京位列境内自由行热门目的地TOP3、境内游热门目的地TOP4,“南京3日游”更是境内跟团游产品的“销冠”。上半年南京全市举办大型音乐节、演唱会达45场次,同比增长9.8%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歌迷、球迷“跟着演出去旅行”。

从“苏超”赛场的呐喊到夫子庙的桨声灯影,从音乐节的旋律到商圈的烟火气,南京正以文商旅体的深度融合,解锁城市发展的活力密码。一个个创新场景的打造,一项项“宠粉”政策的落地,一场场精彩活动的举办,不仅点燃了消费新引擎,绘就了城市新图景,更让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持续焕发着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。

文/李诗睿

资料来源: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、青春南京、南京新闻